第590章 谷贱伤农(2 / 2)

甚至那些身上有杖痕文身,又或曾犯淫、养妻,不修戒行者,都强制还俗,还强令各寺把所蓄奴隶,都放免。

虽没有直接拆毁寺庙、熔毁佛像金身什么的,但禁寺院蓄奴婢,禁寺院经营工商作坊,禁寺庙放贷典当等,确实很猛。

短短两年多,天下诸寺中奴婢放免十几万人,强令淘汰还俗的僧侣也有十几万,还有大量原依附、供奉寺院役使的部曲、良人,

更别说取缔大量兰若私寺,

朝廷得到了海量的土地、人口、钱帛,此外,许多什么胡寺蕃教也被取缔,

只不过李世民和贞观朝廷办事比较有手腕,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禁毁,一边大量取缔禁止,一边也还在不断的敕修新寺,总的来说用整顿二字更合理些,那些真正修行的僧道还是没受多少影响的,特别是天下各地高僧,被李世民陆续请来长安,安排在各大寺中修行,甚至还赐紫衣等。

香积寺外。

潏水两岸。

风吹麦浪,一片金黄。

麦子要收割了,

李世民特意强调,随从禁军、官吏等不得践踏了庄稼。

“你这里也有个庄子吧,今年也种的麦子吗?”

“臣家这里有个千亩庄子,是之前朝廷收三阶教寺田,然后发售时认购的,今年这里种的多是玉米,”

玉米土豆红薯这些新作物,这两年也是不断推广,种植的越来越多,在长安,玉米已经不是那么新奇了。

不过武家现在年年还种不少玉米土豆红薯等,主要还是育种卖苗,每年也会卖一批嫩的鲜食,就近运到长安卖也还是较方便,收益更高。

“庄子收益如何?”

“还行。”

“夏粮还没收上来,粮价已经是斗米二三钱了,”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比较自豪的,

虽说粮价过低,也有影响,但从大方面来讲,这说明不缺粮了,粮足才能民安,才能国稳,才能兵精。

至于说粮贱伤农,那也是暂时没有办法。

与隋末国初那些年的高粮价相比,李世民还是更愿意看到现在粮价便宜,粮便宜了,虽说农民不富,可起码不饿肚子。但早些年,粮食不足,粮价高涨,那才是真正的要命。

不说饥荒饿肚子,而且百姓往往因此得典妻卖儿,破产甚至破家。

“马周跟朕说谷贱伤农,如今的粮价太低并非全是好事,朕又岂不知,但总比饥不果腹要好。”

谷贱伤农这句话,其实早就有人明白了。

汉代班固就在汉书上总结,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怀玉啊,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两全其美?”

“臣以为,过高过低都不好,斗米应当维持在二三十钱这个价位上,才是较为合理的,这样既不伤民也不伤农,”

“怎样才能做到?”

“这其实是一个供需关系,天下一统,国家安定,粮食耕种得到保障,在丰年的时候,粮食产量大增,供大于求,那么粮价自然下跌,

农民的粮价到底能卖多少,关键还是取决于产量,需求是相对稳定没多大变化的,但粮食产量丰歉之时却相差很大。

而许多大地主们收获时却不用着急卖粮。

谷贱伤农,越丰收,农民粮价越低,收益越低,朝廷需要出手。”

“常平仓在丰年的时候,提高收购价,大量买入粮食存储,这是最重要的调节手段。

其二,就是粮食多了,那朝廷也要调整政策,适当的放开,比如允许粮食酿酒,允许出口一些给周边蕃胡,再比如也可以鼓励百姓或商人搞点养殖,用粗粮养殖禽畜,这样也能提高肉蛋供应,可以消耗转化些粮食,还能提高百姓收益。

再者,也是各地在种粮这个事上,可以更有先见的统筹,比如说在保障基本粮食种植的基础上,适当的发展些其它作物的种植,比如说京畿、州县城郭可以种菜种果,又或是在一些地方多种桑麻等,或种植药材等。”

大唐给百姓均田的时候,一般也是要求永业田种上桑树和枣树榆树的,口分田种粮,这样既能交粮缴绢完成税赋任务,也能粮食衣物自给自足,

这是朝廷最理想的小农经济模式。

不过实际上,越是中原内地,普通百姓能分到的田越少。

“臣建议今年夏收后,朝廷能够多拿出些钱帛,敞开入市收购粮食,把粮价拉升一些,给百姓多点保障。而且现在斗米才二三钱,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几十年来最低,就算加一点收粮入仓储备,也绝不会亏,收来的粮既可备荒备灾,也可以用来酿酒养殖等。”

最新小说: 无限修改神豪 重生之心动2008 四合院:听劝后,全院都羡慕哭了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战神归来 千尸镇 九龙神帝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血沙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