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2 / 7)

整体的比赛也很容易显得不那么紧凑

特别是像是资格赛前面几个高度阶段 , 对于这些参赛选手的难度算不上太高 ,

因此往往淘汰人数少 , 整个比赛流程就显得更为冗长 。

正是因为田赛的绝大多数项目都具有这一特色 , 因此如果是不常观看比赛的观众在首次观赛时 , 往往就会发现一一语 ? 现在难道不是跳高比赛的阶段吗 ? 怎么这个选手的跳高刚刚试跳完毕 , 镜头就切换到那个投掷铅球的选手那里去了 ?

就像是现在赛场上正在进行的这一阶段比赛 , 虽然因为男子跳高这里的资格赛有孙宇航和江源两人同时在场参赛 , 国内的导播主视角肯定是切在男子跳高的赛事信源上 , 可是当选手们比赛之间有空档 , 或者是轮到不那么重要的选手登场时 , 导播也还是会将镜头切到场上同步在进行的男子铅球资格赛与女子 400 米栏小组赛上 。

国内叽咕视频的直播间里 , 随着男子跳高的资格赛 A 组赛事开始之后 , 整个公屏弹幕上的氛围也从先前的万分激动切换到现在的闲聊模式里了一一

【 啊呀 , 男子跳高的资格赛啊 , 那咱们中国队应该没问题吧 ? 】

【 张旭健和江源不好说 , 孙宇航应该是没问题的 。 】

【 是啊 , 孙宇航虽然长了张多余的嘴 , 但是他跳高项目上的天赋是真的没得说 , 不知道在他职业生涯内 , 有没有希望可以刷新中国的男子跳高纪录啊一一他目前最好的成绩是 2.39 米吧 ? 平全国纪录 , 之前采访上他就嘴欠说过 ,2.40 米算什么 , 竿他来征服 …...】

【_(:s > 丿 )_ 嘱噱 , 可惜两年过去了 , 他还没能征服 2.40 米高度 。】

直播间里的吃瓜群众们看着田径迷们的讨论 , 那真是看得一愣一愣的 。

【 诶 , 不是 , 大倡们 , 为什么看你们谈到其他运动员的时候 , 都是一副要好好保护的样子 , 在谈到孙宇航的时候 , 恨不得自己先黑一把啊 ? 】

(3> 人 )

实在是这其中的对比太鲜明了 。

就像是嘲笑孙宇航还没能攻克 2.40 米高度这件事一样 , 这要是搁在其他运动员身上 , 那是必不可能被嘲讽的 , 还得好好给人解释一下运动员的状态没那么容易爆发突破 。

但在孙宇航这里吧 …...

那就是 : 快跟我们一起笑 !

公屏弹幕上因为这个疑问的出现 , 让田径迷们的弹幕滚动都卡顿了一瞬间 , 半晋之后 , 才有人幽幽叹气一一还不是因为孙宇航长了张嘴 ?

于是有人开始细数孙宇航的经典采访语录 。

像是记者问他今天在第二个高度试跳阶段和第三个高度试跳阶段的状态反差较大 , 问他哪个阶段的状态是他的正常表现 。

又有记者问他在跳跃过杆的一瞬间心里在想些什么 …...

当然 , 田径迷也承认 , 这些记者的专业素养有些问题 , 提出的采访问题很有些不靠谱 。

但这种事情换在一般选手那里大概就含糊随便回答一下就算过了 , 可在孙宇航这里 , 含糊一下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 当时就给他悖了回来 。

一一你今天出门先迈左脚 , 回家先迈右脚 , 敢问您先迈哪只脚是正常的啊 ?

所有看过当初这个采访视频的田径迷们都还能够记得那一瞬间脚趾扣地的冲动一一不是替孙宇航抠的 , 主要就是替那个记者抠的地 。

没办法 , 孙宇航的回答虽然很欠 , 但道理就是那个道理 。

对于孙宇航来说 , 他当时的两个高度试跳 , 或许是一次失败然后才果然 , 另一次是一次性成功 , 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 , 在跳高的比赛过程之中出现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如果记者是观察到孙宇航整个比赛过程中都比较紧细 , 连续出现不应该存在的失败 , 那时候再来提问他的状态是否正常才更合理一些 , 而不是抓着孙宇航实际发挥很好的一场比赛中的某两次试跳问题来提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 。

而至于另外一个问他跨越横杆的时候在思考什么的这个问题 , 就更离谱得多了 。

所以孙宇航当时的回答就显得更不容气了一些 , 直接问他一一看得懂比赛吗 ?

看不懂的话下次换个记者来好吗 ?

其实就孙宇航的这些表现和回答 , 他也未必真的就故意跟你找茬 , 只不过他的性格吊儿郎当东嘴欠的特质在采访中可以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

而且他不仅是对记者嘴欠 , 对田径迷们也嘴欠 , 原本还真有一些喜欢个性选手的田径迷们喜欢他的 , 结果被他嘴欠唉哗了几回 , 就成了孙宇航的 「 黑粉 「 了 , 不是真 1

意义上的那种黑粉 , 而是跟孙宇航互损互悖的那种黑粉 。

最新小说: 初婚 我在古代打辅助 明媚可期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肉骨樊笼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咸鱼主母爱吃瓜 我才几个词,歌土能怪我?